图片
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一个规律现象——那些夫妻关系稳定、家庭幸福、生活平和的人,往往社交圈很小,甚至可以说是有些社恐。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:老婆不爱逛街,也不太喜欢聚会聊天,更别说每天和闺蜜黏在一起;图片
老公家到不行,没事就是接送孩子、陪老婆做饭,一问有没有铁哥们?摇头。酒肉朋友?早断了。但这种看起来无趣的生活,却成了他们最大的护城河。图片
“低社交夫妻”的奇怪优势有一对朋友,是夫妻,小两口结婚七八年,感情一直特别稳定。女方原来是个挺爱热闹的人,朋友圈很广,工作也做得风风火火。后来结了婚、生了娃,慢慢变成了家庭宅女。她说:“结婚后也出去和朋友吃饭、逛街,都挺开心。”“但总要留一半的心思看手机,怕老公发信息,怕孩子出状况,时间久了,干脆不去了。反而觉得安心。”图片
男方是搞IT的,性格闷,结婚后索性连同事饭局都少参加。“以前每次加班完,总得和同事小酌几杯,现在最喜欢的就是赶紧回家,和我儿子打游戏。”两个人生活圈就那么小一点——公司、家、孩子学校。偶尔周末带娃出门,三个人也是开心到飞起。他们没啥八卦,也没啥激情,朋友圈也很寡淡。但你就是能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一种踏实的幸福感。戴维·布鲁克斯在《第二座山》里有过一句话:“人在最深层的渴望,是被了解、被需要、被坚定不移地陪伴。”
而这一切,不在酒桌上,不在闺蜜夜谈,而在厨房、客厅、饭桌边,在柴米油盐之间。图片
真正稳定的关系,是两人一台戏很多人谈恋爱、结婚,都特别怕失去自我。于是拼命强调“我有我的圈子、你有你的社交”,觉得夫妻生活就应该像合伙人,各管各的,互不打扰。但现实往往啪啪打脸。图片
有那种自己的圈子都很精彩的夫妻,比如老公应酬一周五天,老婆约饭、健身、跳舞样样来。看起来各自精彩,其实隔阂越来越大,生活越来越脱轨。感情就像一辆双人骑的自行车,如果一个人猛蹬,一个人松手,迟早会摔;因为现代婚姻不再依赖传统角色分工,而更依赖情感维系和共同成长。说白了,真正稳定的婚姻,是两个人都愿意花时间、沉下心,把彼此当成人生的重要部分来经营。图片
朋友可以变淡,圈子可以淡出,但这个家必须始终热腾腾。有人说,一个女人如果没有几个闺蜜,一定很孤单,但你真去问问身边那些活得清爽的女性,大多数都早就告别姐妹抱团的阶段了。作家村上春树也说: “不管全世界所有人怎么说,我都认为自己的感受才是正确的。”
所以,如果一个女人在家庭中找到了情感归属感,她真的不需要在闺蜜圈里刷存在感。再说男人这一块。男人结婚后如果还老爱混圈子,往往家庭不太稳定。图片
一个星期,五顿局,老婆一个电话都找不着人,要么醉醺醺回来,要么临时加场,嘴里说兄弟义气,心里却早已偏离了生活正轨。而那种一心顾家的男人,哪怕嘴上被损没朋友、妻管严,实际过得最安心。网上有句话是这么说的:“男人最该拼的,不是朋友圈的敬酒,而是家里的稳妥。”这和心理学家斯腾伯格的“爱情三角理论”有点异曲同工——真正长久的关系,需要激情、亲密和承诺三者兼备。而那些一心在外的人,往往只抓住了短期快乐,失了根本。图片
好的婚姻,是清简而不是热闹这个时代造就了热闹,谁不想活得热闹点?朋友圈晒娃晒饭晒自拍,社交APP上拼手速、拼人脉、拼话题热度。但越活越热,人却越空。那些真正活得稳、过得好、婚姻幸福的夫妻,生活都很慢热,但他们温吞的日常里,藏着惊人的力量。图片
他们不依赖外界掌声,也不热衷社交圈排名。更多的是一起刷剧、一起买菜、一起哄娃睡觉。每天也吵架,也会拌嘴,但都不会轻易转身走掉。他们早就明白:人这辈子,最大的安全感,不是朋友圈点赞数,而是厨房有烟火、卧室有灯光、身边有个人,不吵不闹、安心如常。鲁迅说:“人生得一知己足矣,斯世当以同怀视之。”
而在婚姻里,这个知己,往往就是你身边那个每天都看你洗脸刷牙、陪你一起吃饭的人。这,可能就是婚姻最美的样子了。-The End -作者-李眉第一心理主笔团 |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